美国石油巨头转变战略,押注液化天然气交易业务
大多数关于大型石油公司的媒体报道往往会将欧洲公司与美国同行进行对比,而且几乎总是以欧洲公司处于劣势为前提。然而,在液化天然气(LNG)交易领域,英国石油公司、壳牌、道达尔能源公司和埃尼集团却占据优势。如今,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正试图迎头赶上。
大多数关于大型石油公司的媒体报道往往会将欧洲公司与美国同行进行对比,而且几乎总是以欧洲公司处于劣势为前提。然而,在液化天然气(LNG)交易领域,英国石油公司、壳牌、道达尔能源公司和埃尼集团却占据优势。如今,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公司正试图迎头赶上。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周四宣布,已将其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至旗下国际能源投资部门XRG。
在英国石油公司(BP)的伦敦总部,首席执行官默里·奥金克洛斯(Murray Auchincloss)挑起眉毛对分析师和员工表示,今年2月底的资本市场日(Capital Markets Day)将会“激动人心”。他抿了一口水,然后开口说道:“今天不仅仅是更新,公
9月2日晚间,中国石油在上交所公告称,中国石油集团拟通过国有股份划转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5.41亿股A股股份划转给中国移动集团。本次划转后,中国移动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将合计持有公司7.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39%。
当全球多数CCS计划还在纸上谈兵,挪威的“北极光”项目已率先实现商业运营。这背后,既是挪威的气候“野心”——成为欧洲的碳封存枢纽,也是石油巨头转型的急迫心态。
在多年来公开承诺摆脱化石燃料后,面对可再生能源转型进展迟缓、能源安全隐忧加剧以及油气业务利润依然丰厚的现实,全球石油巨头正重新绘制钻探地图,并加大勘探力度,从墨西哥湾到纳米比亚重启勘探。
在国际原油价格“跌跌不休”的阴霾下,全球石油企业面临盈利困境。国际石油巨头此前均已公布财报,沙特阿美(Saudi Aramco)、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Shell)、雪佛龙(Chevron)、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埃克森美孚(Exxo
2024年11月,一则新闻悄然登上科技头条:中国石油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署协议,共同推进“月球氦-3资源开发预研项目”;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埃克森美孚与NASA达成技术合作,计划2030年前完成月球极地永久阴影区的资源勘探。曾经被认为“只会蹲在井场数油桶”的石油
格隆汇6月23日|随着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英国石油公司(BP Plc)、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 SE)和埃尼公司(Eni SpA)已减少其在伊拉克油田的员工数量,作为预防措施。据伊拉克国有油气运营商巴士拉石油公司(Basrah Oil C
氢能曾被石油巨头视为低碳未来的“银色子弹”。然而,短短一年内,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氢能项目接连受阻——政策摇摆、高成本掣肘、市场需求不足,让这场绿色“豪赌”陷入僵局。
国际能源巨头壳牌公司(Shell)正与顾问团队商讨收购竞争对手英国石油公司(bp)的可能性,若交易达成,将缔造一家市值约20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97万亿元)的全球能源与航运巨擘,成为油气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2023年深秋,吉林油田的钻井平台上,工程师们正将一罐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地下3000米。这不是普通的油气开采,而是一场针对气候危机的“反攻”——中石油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正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印”在枯竭油藏中,既提高原油采收率,又减缓全球变
曾几何时,美国页岩油气势如虹,不仅让美国坐稳了全球最大产油国的宝座,更成了白宫推行“能源主导地位”的王牌。然而,风云突变!一场由特朗普关税政策和国际油价暴跌共同导演的“完美风暴”,正将这个持续了近十年的能源神话推向悬崖边缘。石油巨头们纷纷发出警告:美国的页岩油
2024年夏天,大庆油田的招标中心热闹非凡。30多家环保企业的代表紧盯着大屏幕,屏幕上跳动着一条重磅条款:中国石油首次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险”纳入年度采购清单,保额高达15亿元。一位参会者私下感叹:“石油公司现在连治污都要买保险了?”这并非孤例。过去两年,